?????本文对于性别的分类是只基于生物学的二元类型,不包括多元性别设定,非政治正确
??????包含妊娠相关内容
伏井出K是一名外表为人类男性、自我认知为人类女性的斯特鲁姆星人。
伏井出K初到地球——更具体一点——日本的时候,他的认知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一些冲击,在各种方面。
地球人第一眼看上去和斯特鲁姆种族极为相似——暂且先不论那些被标记上性别特异性的服装与饰物——一名安静的斯特鲁姆星人与一名地球人之间似乎是别无二致的。这里的限定条件是“安静的”,“无攻击性的”,“非能量剧烈波动的”,毕竟人类的眼睛并不会突然变幻颜色、释出光芒。
在来到地球之前,伏井出K尚未意识到自己是如此地擅长伪装——能够很快地进入一个预设好的角色中。当他套上那一层科幻作家的皮囊,穿上人类男性的日常服装时,他并未感觉到太多的不适应。这无关服装的材质与质量有多么优质,也无意吹捧伏井出K迅速跻身人类上流的成功;这只是由于,那时的伏井出K,还未将衣服与一种基于性别的社会角色联系起来。
每个斯特鲁姆星人都拥有美妙而复杂的生殖系统。他们的社会尽管不那么开放,但自由:他们的日常服饰从来不关乎性别,没有人会被社会规训“应该拥有”的模样。而伏井出K在地球的据点在东亚——在日本,新思潮的涌入还没有那样汹涌——在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,伏井出K很快地找到了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——一条区分人类男性与人类女性的分界线。
当然这并不是很难理解,毕竟人类的生理性别是二选一的。在斯特鲁姆星,每个人都可以孕育后代;而在地球,承担生育任务的是女性,她们的妊娠过程与斯特鲁姆星人的类似,而最终的分娩总会更痛苦些——地球的科技不够发达。伏井出K观看了一些有关人类生命诞生的纪录片,他常常情不自禁地眼眶湿润,在第一声啼哭响起时落下眼泪,即使他并分不清自己是在为生命的孕育感动,还是生命的诞生,抑或二者都有。
感同身受——共情,代入,预想——那时候他仍然有一些细腻的、现今却已几乎消失殆尽的共感;更重要的是,他也即将要做这样一件事——那是他所背负的重要使命。他知道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不是一件“自然”的事情,也不是人人都会认为“伟大”的事情——但是会很辛苦。非常辛苦。
是“辛苦”,不是“痛苦”。
痛苦更像一种个体主观感受的描述,然而伏井出K不觉得“痛苦”,他是幸福的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——因为他将要孕育的,是贝利亚大人的孩子。
当伏井出K走在路上的时候,他会特意观察那些带着孩子的夫妻或者女性,他观察着人类在应对孩子时的或从容自如,或手足无措。很快地,他就产生了一个疑问,为什么在这个地方,往往是女性既要承担生育的任务,同时又肩负了大部分的养育的事务?而她们将自己几乎全部的时间绑定给后代,那么她们自己的生活与信念呢?而这里的人类男性,他们花费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是远不如他们的女性伴侣的。那么,他们究竟在后代的成长中,承担了怎样的任务?
——在斯特鲁姆星,伴侣之间的责任是同等的。他们没有固定的角色分工,而发达的技术与完善的制度,也减轻了他们抚育后代的辛劳,使得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在养育后代的工作中。
那么,以母星的视角审视这里的人类男性,他们大部分是不合格的。
——至于贝利亚,那个伏井出K肚子里的孩子生物学意义上的“父亲”,毋庸置疑地,他同样会缺失在这个孩子的成长中,但伏井出K早就准备了万千借口为贝利亚开脱。
贝利亚并不存在于伏井出K的审视中。
或许从母星死亡的那一瞬开始,伏井出K就放弃了度过“正常”一生的想法,他再不能用母星曾经的规则去看待身边发生的一切,尤其是有关贝利亚的事情。
他与贝利亚之间,并不是伴侣——但他曾肖想过这种关系吗?
贝利亚亦非人类,亦非肉体凡胎——但他曾妄想过神明落入凡尘吗?
在最初的日子里,尽管外表的伪装毫无纰漏,伏井出K却很难真正将自己放入人类男性的群体中的。在他的眼中,大多数男人与他所欣赏的斯特鲁姆同胞或者强大的宇宙人大相径庭,他们平庸又安于现状,圆滑事故以至于虚伪,无能却利欲熏心,懦弱而欺软怕硬。伏井出K自然不屑向他们看齐,自己的伪装便尽善尽美,成为了最优秀的顶尖人设,每个遇见他的人都会夸赞他是个才华横溢、风度翩翩的俊秀男子;面对种种褒奖,伏井出K从未真正认同自己作为人类男性的身份,因而听到即过,只选择用客套的笑容回应。
用着这套完美的伪装,他在人类的交际圈中游走一段时间,逐渐得心应手。在社会地位得到巩固之后,他就将贝利亚的基因种入了自己的身体,然后选择闭关一年。他很清楚,当妊娠到了后期,他是绝不可能带着臃肿的身躯出现在人类社会中的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在那一年里,贝利亚在宇宙里杳无音讯,而他的处女作销量火爆。他便一边构思着新作,一边做着奥特胶囊的研究。偶尔的,他也会看看来自人类读者的评论。尽管他对人类的期待只局限于一些对贝利亚英勇姿态的浅薄赞美,但在心底,他也会渴望着从那些只言片语中,发掘出一些能够打动他的话语来——然而没有。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。于是他逐渐厌烦了,不再去那些评论,只由编辑转告一些千篇一律的赞美。不过,在即将分娩的最后几个月里——毫无疑问的受到妊娠的影响——他开始感到一种无处安放的巨大不安与寂寞。
某天,他再次打开了那些评论,疯狂地滑动着网页。在那些夹杂着表达剧烈情绪的标点与表情符号的词句里,他突然发现了一条简洁而特殊的评论:
“我想看看你。”
往下拉,又是三条来自同一个人的一模一样的留言。
这句话大概没有什么背后的深意,伏井出K的作品中没有与此相关的人物、情节。所以它大概就是表面所传达的直白含义:这位留言的读者,他想看看伏井出K。
这种内容不是没有出现过。很多读者除了关注作品本身,也会在书评里自我陶醉地表述对于创作者勾勒的想象,且评价这个形象与伏井出K的真实有多少程度的吻合;也有更狂热的粉丝会在签售会上对与伏井出K深情告白、制造肢体接触……更甚有足以构成骚扰的过激行为……
……而这句评论仔细品读起来,似乎也有那么一点逾距的意思。
但伏井出K仍然被它吸引了。
没来由的。莫名其妙的。不可名状的。无可言说的。
点进留言者的主页,获取对方的邮箱,伏井出K发过去了一条简讯。
“你真的想看见我吗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好奇的。轻率的。古怪的。疯狂的。
对方立刻发来三条回复:
【是。】
【让我看看你。】
【让我看看你,伏井出K。】
让我看看你,伏井出K。
我想看看你,伏井出K。
我想看看你。
伏井出K的手指在屏幕上无意识地拨动一下,滑出了通讯界面。他深吸一口气,心跳难以按捺地加快加重。他再次点进那个消息界面,对方的消息仍在那里。他故作冷静地回复:
【我是说……你可以在之后的签售会看见我。】